八六中文网 > 其他小说 > 宫廷悠游岁月 > 章节目录 第 158 章 宫廷岁月158

章节目录 第 158 章 宫廷岁月158

作品:《宫廷悠游岁月

    七夕节前后,原本应是宫中上下氛围最轻松的时间段之一,今年的七夕前夕,宫中却是愁云惨淡。不,应该说‘山雨欲来风满楼’才对,一时之间气压拉满——说不上动荡,大家甚至刻意维持着一种表面的‘一切正常’。

    但真的太刻意了,反而另有一种透不上气来的猜疑...事实上,在私下不同的说法早就以不同的方式满宫流传了。

    清新殿抓人那日同时,宫里其他地方也有抓人。只不过不同于清新殿几乎‘一勺烩’,其他有抓人的地方比较‘客气’,基本上只抓了几个宫人。对其他人,包括殿中的后妃,都是当场问话、做记录而已。

    饶是如此,阵仗也够大的了,抓人的走了后立刻就有各种流言传开。只不过上头没有出来说什么,反而大家越不敢说话,只做无事,这才没有叫流言出现在明面上。

    大家说什么的都有,但介于清新殿几乎全被抓,连带着方采薇这个主位娘娘一起,大家都认同是方采薇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。至于说到底是什么事,那就说什么的都有了,其中也有人猜和玉殿有关——不过这也就是个说法而已,毕竟不知情的人看来,二者并无干系。

    只能说猜测的说法太多了,总有人撞对。

    而随着时间流逝,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总有一些消息流传出来。最后大家也隐隐约约晓得素娥吃杧果害食禀并非意外,还真是人设计的,主谋就是方采薇。

    但这件事传出来并不能减少这段时间宫廷里的流言,关于方采薇是如何做到的,她为何要这样针对素娥(表面上看,二人并无过节。就算是争宠,以方采薇如今的情形,也不该首先考虑除掉素娥,除掉素娥了也轮不到她啊)等等,议论是更多了。

    甚至,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‘阴谋论’,譬如方采薇是被冤枉的,高素娥使苦肉计要陷害她——这个说法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,还是那句话,两人并无过节。而且以素娥如今的位置,要陷害的也该是张皇后、冯贤妃这样的,陷害一个方采薇做什么?

    “...这方氏,本宫也是看不明白了,做什么要对付高氏。”张皇后漱口后,侍女接过茶杯。她摇了摇头:“莫不是失心疯了?”

    不同于宫里其他人,张皇后是比较早知道事情内情的。主要是因为她是后宫女主人,事关后宫,怎么也绕不过她去。所以即使这次郭敞命人动作,没有上她这个皇后的门,她也不能无动于衷、装聋作哑...真要是那样的话,后宫其他妃嫔怎么看?怕是更把她当摆设了。

    她知道事情后,立刻就去见了郭敞,奏问事情。因着她在其中没甚嫌疑,郭敞绕过他行动也确实有些心虚,当时便把事情与她大致说了。一开始张皇后还不信,因为这事情一点太多,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!相比起方采薇设计害素娥,倒是素娥这个宠妃仗着得宠,在后宫兴风作雨更可能!

    可能当下牵扯出方采薇只是一个开始,拿一个不高不低的婕妤做开胃菜呢!先试试官家对此的态度,若是如自己的意,

    便可以更进一步。若是官家看得紧,不能如意,就此收手也容易。

    张皇后也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证词浮出水面,这才接受方采薇乃是后宫隐藏得极深的阴谋家的事实。但张皇后还是不解,这宫里互相憎恨、陷害、踩着上位之类的事情是有,可大多也讲究个‘事出有因’,人情、利益什么的,总该有个说法吧?

    而这次方采薇要害高素娥,以张皇后所了解的,真是看不懂了。

    “难道她们还有什么本宫不知道的过节?”张皇后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。后宫说大不大的,秘密或许有很多,但谁和谁有过节还是比较容易知道的。当事人哪怕有心隐瞒,也不可能太周密,毕竟‘过节’还上升不到阴私,大多数人也没动力去做的滴水不漏。

    再怎么说,张皇后也是一宫之主,消息灵通程度绝对是宫里头一等的啊!

    旁边伺候的心腹宫女就说道:“圣人有所不知,奴婢这几日听外头言语,倒是有些猜测呢!说是高顺仪的局,陷害了方婕妤——”

    张皇后没听完就嗤笑了一声:“这就是胡话了!方氏对付高氏叫人看不懂,高氏要拿自己的小命作筏子使苦肉计,就更看不懂了。且不说还是那句话,两人没得过节,就是有,以高氏如今情势,至于如此么?”

    “当日多少人都看到了,高氏真是险些丢了小命!如今还养着病呢。”

    张皇后如今知道内情比别人多些,譬如她还知道,方采薇这不是第一次害素娥了——之前还有过两次,一次是陷害素娥与侍卫私通,一次是利用当初的‘林美人’暗害素娥。当然,细节就不知道了,郭敞极其重视这个案子,查的水落石出前都是要保密的。

    其实这也是‘意外收获’了,原本只是为了问清楚这次素娥得食病的事儿有没有方采薇从中作梗,却没想到用刑之下,挖出的秘密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对于张皇后来说,知道了事情,而不知道细节,其实是更困惑的。她还对身边的侍女道:“以往是真没看出来,方氏竟然是个这样有本事的,难为她怎么做成这些事儿的...本宫看着,先前能做的那般风过水无痕,也不是运气使然啊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何止是张皇后困惑呢?负责审理的于德忠还要更加困惑呢!

    一开始其他事并未翻出来,而是找那些和清新殿走得近的人问话,发现清新殿找他们做事,很多并不是这次才有的。他们和清新殿有交集很久了,做过的事不是一件两件!

    给皇上办差当然不能糊里糊涂,说是只查这次害高顺仪的事儿,就只管这个,其他疑点则视若无睹。再者,于德忠本来就是个极其认真且有自主性的,没有发现就罢了,眼下都有线索露出来了,焉能不继续查个清清楚楚?

    而就是这样查查问问,几次大刑下去,水面底下的石头渐渐裸.露,一些事情拼凑了出来。

    于德忠也是大吃一惊!其他陷害别的妃嫔,又或者仿佛‘未卜先知’一样铺垫各种事、结交各种人脉的事儿也就算了,原来方采薇这不是第一次陷害高顺仪了

    !前两次的事儿于德忠也不是不熟悉——当初陷害高顺仪与人私通,还有‘林美人’觉得高顺仪威胁她,所以选择毒害高顺仪,都是有蹊跷的!

    虽然要害高顺仪都没成功,事后这些蹊跷都被觉察出来了,官家也是让人去查了的。然而查来查去,就像是一个极为狡猾的猎物,愣是没让猎人抓住...当初这些事也是分派到于德忠头上了的,没个结果,他都是吃了挂落的!

    如果不是这些年勤勤恳恳、敢于任事,其他差事没有不好的,上下也都打点得好,怕是早就被撸下去了!

    饶是如此,于德忠为了那两件事,还是被问责了。不说罚奉之类的小事,光是他如今摁死了这个位置,本该得的升迁机会归了别人,也是后果之一。

    因此于德忠对那两件事印象极为深刻,带着恨意,越来越有动力,越来越发狠。也不怕得罪人,甚至都为此反复去找一些贵人问话了,最后还真给他弄来了一些珍贵的人证物证——方采薇认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,毕竟很多事如果不是‘先知先觉’,真的无法想象。

    但世上哪有天衣无缝的阴谋算计?凡走过必留痕迹,更不要说当初的算计、如今的算计,都还有人在呢(虽然这些参与者往往也是未知全貌。只知道自己那部分分工,甚至不清楚自己参与到了那么大事儿中的人还是多数)!

    “...娘娘,事到如今呢,您别难为咱们这些奴婢,也别难为自己。”于德忠站在方采薇面前,心平气和地对她说道。这时候倒是看不出他是来审理罪犯的宦官,就和日常说话没什么不同。

    方采薇坐在一张特制的木椅上,手脚都被固定住,全身一点儿不能动弹。这倒不是怕她伤害问话的人,而是怕她伤害自己!眼下她身上的事儿越来越严重了,她反而不能轻易死了。官家没叫她死之前她若是死了,从于德忠起每一个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!

    之前方采薇刚被带到于德忠的地盘的时候,这边还是对她很客气的。毕竟当初于德忠手里没有确切证据,只是怀疑而已。如果不是郭敞太在意素娥了,这种程度的怀疑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阵仗,更不必说将方采薇这么个做一殿主位的婕妤带到这种地方。

    宫里不是没有犯错的妃嫔,错误大到要处死的也有,可即使是那样也很少弄到这种地方来的。有真凭实据就处置,没有的话就不能随便动手——这便是贵人!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后世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贵人了,大家遇到事儿了可以‘疑罪从无’。

    而在封建社会,无论是宫廷内,还是宫廷外,‘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做的,就不能把他怎么样’,这是统治阶级的特权!普通人,甚至权力不那么够的统治阶级,实际上都是有嫌疑就会被拿下。之后要么是‘证据确凿’,要么是‘屈打成招’,总之有办法从各方面证明他们的犯罪事实。

    于德忠这边也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查出来,钉死了方采薇的下场,才对她愈发粗暴的。到最近,一些刑也用了。只是打量着她是个养尊处优、身娇肉贵的妃嫔,注意着不能用刑过程中出事,

    这才没有上大刑!

    “本位不会说,不是说了么,除非官家来,否则本位一句话也不会说。”方采薇冷冷道。

    从进入到这个见不到天日的屋子,她一开始慌张过后,还存在侥幸心理。觉得没被发现什么,只是一点儿蛛丝马迹的马脚,那些人查下去就会发现线索断了——最后别说处置自己了,说不得自己还能利用这次的‘冤枉’操作一波。

    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,她的待遇越来越差,她也察觉到了那些人的态度变化。她知道事情恐怕败露了,问题只是败露了多少而已...她想到自己做的那些事,其他事也就罢了,除非自己得罪了官家,官家本就恶了自己,不然如何处罚其实有很大操作空间。

    这宫廷之中,谁又没有过算计呢?真的干干净净的人,要么是太不起眼,被人遗忘在了角落。要么冒头之后,迟早被人吃干抹净了。

    对于后宫争斗,官家难道不是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?

    唯一的问题是,她针对过高素娥,而且不是一般的针对,是要取人性命的那种...想到这些,一开始的方采薇是绝望的。她太清楚官家是何等看重高素娥了,对一个要害死高素娥的人,官家必然是欲除之而后快,没有一点儿别的可能!

    而后,方采薇又觉得很可笑。她才是那个得了上天眷顾的人,若不是上天要帮她,她怎么会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——某种意义上,方采薇确实是被这个害了。在一次次自‘未来记忆’中获益,顺风顺水后,她早就失去了谨慎之心。

    看待其他人,无论是谁,她多少有些居高临下...正如那句话说的,‘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’。哪怕是在弱肉强食无比真实的宫廷,弱小者也有弱小者的生存方式,不会说活不下去。但一旦傲慢过头,自觉什么都可以做,随意拿捏他人命运都不会有相应的代价,一意孤行下去,毁灭也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方采薇现在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,她‘成功’习惯了,甚至没考虑过事情败露,自己要面对的‘惩罚’。嗯,或许也想过,但一闪而过,根本没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而随着这种不愿意接受、不甘心,她又开始产生恨意——是的,她的结果是她自己作的,一切都是她的选择,自作自受,不该怨恨其他任何人。但在方采薇,她可不这样想,她很快将自己的下场归咎于素娥。

    她只是想要改变原本的悲哀命运,这有错吗?难道谁会不想往上爬?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——她当然不会想,自己的方法用错了。追求更好的未来没问题,但选了她那条路去达成,成了也就罢了,不成败露也怪不了其他人,愿赌服输而已。

    一切都是高素娥的错!她为什么就不能乖乖去死呢?为什么她这么好命,一次又一次过关?她不服气!就算是死,她也要让高素娥付出代价!

    为此,哪怕是用刑她也忍住了,没有吐露出于德忠想让她说的话。再问她也只有一句话——只有官家来,她才愿意将一切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于德忠将事情其实已经拼凑出来了

    ,人证物证就算不齐全,考虑到这个时代刑侦中也不要求证据链完整,反正钉死方采薇是足够的。唯一的问题是,有些算计事后看来真的很不可思议!除非方采薇是未卜先知。

    但‘未卜先知’怎么可能呢?于德忠不是那种迷信算卦的愚夫愚妇,知道那种事儿是不存在的,他笃定其中有他不知道的关窍。

    相比起方采薇为什么要害素娥,对这个‘关窍’,无论是于德忠,还是郭敞,其实都要在意的多——一个人针对另一个人,绝大多数时候都要有理由,但也不排除就是没来由,人心是很复杂的。非要强求一个解释,结果可能就是没有解释。

    那个‘关窍’则不同,可能的解释太多。会不会是方采薇有别的帮手呢,她或许得到了了不得的帮助呢!所以这是一定要查到底的!

    于德忠第一次听方采薇坚持要见官家,并未放在心上。这些妃嫔们,一旦有什么事儿,嚷着要见官家的多了去了!别管是不是真冤枉,都觉得见了官家就会有转机——她们或许是觉得,‘一日夫妻百日恩’,官家是可能看着往日情分上心软的。

    然而,这些妃嫔说归说,最后能见到官家,当面陈情的到底少之又少...官家见了妃嫔受难,的确可能怜香惜玉,但那是见了之后才有的事儿。只要没见到官家本人,也就没有之后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呵呵,他们这些看管着妃嫔的人,没有特殊缘故,谁会把妃嫔要求见官家的请求往官家面前报?便是往上报了,官家怕是也觉得烦,不愿意见——不是犯了大错,本就见恶于官家,又怎么会落到被人看管的地步?

    “娘娘这就是让咱们这些奴才没法当差了...您该知道,官家见不见您的,奴才说了又不算。这事儿奴才也往上报过,可王都知只说没法办...奴才说句实在话,您不如算了,就算见到官家又如何呢?您也该知道,依您的罪过,官家也不可能赦免。”

    “还不如眼下痛痛快快将该说的话说了,到时候落个痛快...眼下奴才还能与你客客气气地说,真要这样不成,那就是另一番手段了。您的那个侍女吴慧芳,她是如何?真可谓‘忠婢’,便是亲耳赵秀姑说的差不多了,也不肯将她多知道的那些边角料说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她是真的死也不怕,可世上多的是生不如死。后面奴才几个小兄弟诸多手段用出来,也就说了。”

    “您不说,不是您骨头硬,只是您金贵,实在不好那般不体面!可体面这种事儿,本就是互相的,您不叫奴才体面,奴才也就顾不得您的体面了——您大约不知道,如今武阳郡夫人也请来了,您要不要见见?”

    武阳郡夫人就是方采薇的母亲、郭敞的乳母毛氏,当初她刚被接进宫时给了一个堂邑县君的封号。后来也是母凭女贵,随着方采薇生皇女,后又封婕妤,她也成了武阳郡夫人。

    在于德忠想来,方采薇和她的父亲只是面子情。别看她进宫这些年,也给过方父一些钱,但那不过是怕脸上不好看而已!方父实在过不下去了,人家不会说是他自作自受,只会说她这个女

    儿实在不孝!都进宫做娘娘了,也不接济接济父亲。

    再者,也是她最初在宫外实在无人可用,有事需要宫外的人手去办,也只能找亲爹。随着后来她在宫里起来了,有人靠过来了,人手不那么紧缺后,她找方父就越来越少了。

    所以拿方父威胁方采薇根本没用!而武阳郡夫人就不同了,方采薇与母亲自来是相依为命,感情应该相当深厚才对——她本就是要死的人了,何必要为了自己一点儿执拗,还要拉母亲走一遭牢狱?

    却没想到,方采薇只是犹豫了一下,便道:“也不必见了,原是本位这个做女儿的不孝,最后说不得要叫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...只当母亲没生过我就是了,想来官家是个念旧重情的,好歹看在母亲曾奶过一场的份上,不叫母亲老来没有结果。”

    “官家圣明不过,也该知道,我的事儿与母亲无关。”

    方采薇是相信郭敞的‘念旧重情’,相信于德忠这些人会‘秉公执法’,笃信毛氏不会有事吗?当然不是,从来最是无情天家,于德忠这种皇权爪牙更谈不到‘秉公执法’‘照章办事’,他们向来是为达目的,不择手段的!

    她这番话更像是在‘自我安慰’,好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些。而本质是,她根本不会为母亲的处境改变自己的坚持!哪怕于德忠要对毛氏用刑,她也是不管的。

    又软硬兼施‘劝说’了方采薇一回,还是没有个结果。于德忠没有办法,最后只能将方采薇的要求再次上报——在这不见天日的牢狱里,他见过各式各样的人,知道一个人打定主意、不可改变是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方采薇现在就是这样的,太执拗了,简直是入了魔一般。

    如果他能不择手段,那倒是没这么为难,他和他一干得力的手下自诩连死人的嘴都能撬开呢!虽然实际没那么夸张,但也差的不远了...现在难得就是,不能让方采薇说清楚事前人出事!

    他们那些手段,只能说死人的可能性不大,一圈下来只会让人丢掉半条命,还剩下半条命——但不怕一万、就怕万一,万一就死人了呢?她看起来弱质纤纤的。一般的囚犯无所谓,方采薇这样的可不一样,她死了谁来揭开秘密?

    这次方采薇要见官家的要求再次被转送上去,似乎是王志通也明白了于德忠等人已经技穷,终于禀报了郭敞。郭敞亦只是略作思索,便同意了见方采薇,见她最后一面,看看她能说什么。!

    </div>

    <script>_ad_hf();</script>

 推荐阅读:宦海(科举) 绝品小农民 赵小刚宋雨晴 总裁独宠亲亲我的小宝贝 恰似爱如潮 纵情乡野 小村韵事 神级龙卫